这个“站着学习”佛山女孩,考上大学了!她说:“我不喜欢别人说我坚强乐观”
这个“站着学习”佛山女孩,考上大学了!她说:“我不喜欢别人说我坚强乐观”
婷婷是佛山一中的高三学生,小学阶段就读于佛山市第九小学,小时候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导致肌肉受损,影响了运动神经的发育。为了增强下肢的辅助力量,上学后,婷婷每天要绑在站床上练习近1个小时,她还给站床加了小桌板,坚持站着学习。今年,这位“站着学习”的女孩参加高考,并以568分的成绩被汕头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
今年,婷婷以568分的高考成绩考上了汕头大学。
在常人眼中,婷婷可能是个“海伦·凯勒”式的人,但婷婷却表示:“我其实非常不喜欢别人说我‘坚强’‘乐观’。”
在她的世界里,她就像其他18岁女孩一样,热爱文学、喜欢画漫画、看新剧,这一切,都与她的缺陷无关。婷婷希望大家看到,她以及与她一样的人,不仅仅是面具人一样的“偶像”,而是鲜活的平凡人。
学业 久坐写作业难,晚上11点才肯停
三年前,婷婷获颁2016年佛山市“自强自立”的“美德少年”称号,并参加了当年的中考,中考后,婷婷从华英学校进入佛山一中,为了方便学习,婷婷一家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这三年来,每天早上,婷婷的妈妈都会推着轮椅把婷婷送到课室,中午再接回家吃饭,晚上除非有考试,不然婷婷也会在家晚自习。
在高一时,婷婷的成绩仍保持着班上的中等水平,但是,时不时的头晕、感冒、发烧,让婷婷不得不学校、医院两边跑,有时一周请假多达两三次。婷婷坦言,因为肌无力导致脊柱侧弯,坐久了就腰酸腰痛无法支撑,要躺下来休息。平时上课有书桌靠着还好,回家写作业每隔半小时就得歇一会。婷婷的爸爸透露,婷婷写作业不容易,父母老师都劝了不必勉强,但她对完成作业特别执着,常常做到晚上11点多才肯停笔。
高三刚开始时,婷婷的数学成绩一直徘徊在五六十分,怎么也提不上去,婷婷也有点丧气。但是,婷婷的数学老师从没停止对她的鼓励和期待,还常常对婷婷的妈妈说,婷婷的成绩应该算中等,觉得婷婷是一个很乖很勤奋的学生。“久而久之,因为老师的话,我居然把之前丢到太平洋的信心又捡了回来,也不好意思放弃数学了。”婷婷说。
2016年中考前,尚在读初中的婷婷认真复习备考。(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波 摄)
障碍 语言功能受阻,仍坚持考英语听说考试
除了不能久坐,近几年,婷婷还遇到了另一个困难:语言功能出现问题,无法大声说话,也无法说大段的话。婷婷依然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发现时的情形,那是初中的一节语文课,大家正在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老师请同学朗读课文选段。那时,婷婷还比较活跃,就自告奋勇地举手了。念到一半,她突然发现自己好像发不出声音,说话断断续续,接不上气,声音发抖,老师和同学对她报以掌声,以为她是受到故事的触动而哽咽。“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是从那时候,我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变严重了。”婷婷告诉记者。
朗读事件以后,婷婷再也不敢主动举手发言,这让热爱文学的她深感遗憾:“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是一位可爱而德高望重的老师,我无数次想要回答他的提问又无计可施,感觉都要憋死了。”尽管平时话少,加上对话的间隔性让婷婷有机会休息,和大家相处时很少被看出来有不一样。但是,语言功能的障碍还是为婷婷的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带来了挑战。
采访中,婷婷多次表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当被问及是否考虑过英语听说考试免考时,婷婷说:“免考是大事,是针对听障考生的,我没想过要免考,靠自己努力吧,比人家少点分也没关系。”考试前,在学校练习课上,婷婷会抓紧上机的每一分钟不断练习,回家也对着手机自己做专项。最终,她在满分15分的听说考试中拿到了12分,尽管比平均分低了一分,但婷婷很为自己骄傲。
圆梦 被汕大录取,希望通过写作就业
“568分!”放榜后,得知考到超出本科高分优先投档线22分的好成绩,婷婷和父母都非常开心,直呼是超常发挥。更令人欣喜的是,婷婷的数学成绩从高三刚开始的60分左右提升到了高中以来的最高分116分。然而,在填报志愿时,因为不知道能报什么学校和专业,她在网上翻了很多讨论贴,也看了很多别人的现状,都没有找到答案。“最严重的残疾病友级别是三级,但我是一级,极重度残疾。”婷婷还找到了几位因全身性疾病而导致重残的朋友,他们的答案是,没有上学。
别人的经历让婷婷感到绝望无力,但一家人还是得认真地想办法。
其他人可能只需考虑专业、学校、就业前景,婷婷还要考虑学校的硬件设施,比如无障碍通道是否覆盖上课的课室和活动场所、是否可能争取单独宿舍、离家远不远、交通方不方便等,婷婷的爸爸还亲自跑到一些大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在专业选择上,婷婷也受到较多的限制,很多文科生的主选比如金融、师范类和管理类,婷婷都尽量避开了。
幸运的是,婷婷最终被汕头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了。作为广东揭阳人,婷婷表示,报读汕大不仅因为自己是潮汕人,还因为她被汕大的办学理念和包容的校风所吸引。选择汉语言文学,则是因为她一直热爱文学和优秀传统文化,也考虑以后通过写作就业。
憧憬 大学是全新开始,想做平凡但善良的人
采访中,婷婷多次表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虽然有的地方和别人不一样,但我对吃喝玩乐的执着不比别人少,哈哈哈。”在社交平台上,婷婷与其他18岁小姑娘一样,会使用二次元微信头像,会说很萌的网络语言,会发各种可爱表情和一长串的“哈哈哈哈哈哈”,会在朋友圈发各种好吃的食物。
作为从来没有住过宿的走读生,大学的住校生活对婷婷来说,是一件既新鲜又困难的事。婷婷的爸爸表示,接下来,婷婷的妈妈会继续陪着婷婷上大学,他们已经向学校请求争取单独宿舍,不过由于教学楼没有电梯,到时婷婷的妈妈可能要背着60多斤的婷婷爬楼梯。
尽管可以预见不少困难,但婷婷认为这也是全新的开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毫无障碍一帆风顺的,就当是学习生涯里的一点小小挑战吧。大学的四年将是我正式踏入社会的起点,我不仅会像以前一样认真地对待我的学业,也会学习更多技能,为将来的就业做准备,毕竟我可是以后家里的又一个顶梁柱,说过要养我爸爸妈妈的呀。”
心声 这个社会更多的是平凡的残疾人
“之所以愿意接受采访,是因为你想给别人帮助?”在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后,婷婷主动敞开心扉:“我觉得,其实我们这个群体,就是有缺陷的残障人士,是很容易被代入到那些身残志坚然而终成大业的人身上的。比如,我考完以后看手机,经常可以看到盲人考生高考640+分的新闻,也比如一些励志鸡汤畅销书,都是残疾人中成功者的故事。”
有时,这让婷婷觉得压力很大,因为她偶尔会觉得“自己的价值只能是成为激励别人的偶像”,有时候她受 “因为他们经历了常人没有经历过的磨难,所以必然成就常人没有达到的成功”这些观念的影响,会无法接受自己有可能只是一个平凡人的事实,虽然她并不是甘于平庸的人,也有自己的理想追求。
“这大概是很多重残者的生活现状,我总是希望说点什么,并不是为了给自己诉苦或谋求什么利益,只是因为自己是这种人,看到了更多。”婷婷认为,许多人忽略了重残者,人们只希望看见他们愿意看见的事物,比如用脚尖给大家弹奏钢琴的音乐家、可能是千万个残疾人里才能出来一个的身患残疾但才华横溢的作家和诗人。“但是,这个社会更多的其实是那些平凡的残疾人,甚至连平凡的平均线都达不到的残疾人。”
希望 打破社会对残障人士的思维定式
“偷偷讲一句,我其实非常不喜欢别人说我‘坚强’‘乐观’,我自认为自己和这两个词离得还很远,我总觉得这是一种变了味的道德绑架。”从小到大,婷婷感觉,似乎因为缺陷,她被他人理所当然地剥夺了什么:“我应该身残志坚,应该不让人操心,应该比别人更加懂事,更加优秀,因为书上的故事都是这样的。所以别人成长中可以犯的错误,闹的叛逆,耍的小性子,其实以前的我都没有。”
察觉到这点后,这个女孩还是偷偷地按照自己愿意的方式生长:画了好几年的漫画,看了很多小说也写过一些,爱在看严肃文学之余刷刷网文,她也糊弄过作业,也和常人一样和网友聊新番、新剧、磕cp。如今,婷婷很庆幸自己在某些方面和大家没有什么不一样。
但是,这些年,婷婷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同类里能发声的实在太少了。重残者的生活到底是怎么样的?他们以后何去何从?他们都像海伦·凯勒一样乐观坚强吗?他们意志坚定永不言弃吗?他们适合什么?需要什么吗?
“很多对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其实设计欠妥,很难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大多数人对我们好奇而同情,美化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质量,却也是一种无形的束缚。”婷婷表示:“我想趁着现在还有能力有机会,为我们这些人说点什么,打破社会上的思维定式,让我们这群人不再仅仅是面具人一样的‘偶像’,而是精神上痛苦着也自由着。会在有能力的时候琢磨着周末去哪里吃甜品,谁和谁又在微博上撕起来了得抓紧去吃个瓜,和朋友狂侃最近哪部沙雕剧火了,在大考之前抓耳挠腮只求不挂科的,鲜活的平凡人。”